English

电影科技下的中国功夫

2000-08-17 来源:生活时报 科奇 我有话说

《碟中谍2》和《龙旋风》给我们这样一个错位的印象,布满高科技阴谋的《碟中谍2》被香港式的拳脚功夫包装着,闪转挪移,鹫飞鱼跃,还有设计轨迹明显的飞车交叉、相撞,爆炸的火光中一辆铁骑突围而出,这些耳熟能详的吴宇森式暴力美学随处散落在影片中,像把一个机器人扮成十八手观音,时光倒流二十年。“无往不胜”的吴宇森暴力在这里遇到了麻烦,原因在于他几乎是“拿来主义”地把周润发那一套用滥了的动作移植到汤姆·克鲁斯身上,对于东方观众来说,毫无新意。对于西方观众来说,这种故弄玄虚的表演显得多余而做作,更何况承载这些表演的“追踪毁灭性生化武器”故事设置又是老调重弹,因此吴宇森这次回归可看作一次失败的“起义”,影片更像倒退几十年的《碟中谍》前传而不像续集,它在票房排行榜上的一退再退说明了这一点。

与吴宇森“动作美学”极端相比,成龙走上了“动作丑学”极端,吴宇森以“东方奇观”来吊美国人的胃口,而成龙则自降武功去迎合美国人的趣味。在《龙旋风》中,成龙以前那种令人眼花缭乱、极具美感的动作招式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无套路可言、简单而略显笨拙的西洋式打斗,片尾那一场两个高手的“冲撞式”比武叫人不忍卒读。作为成龙品牌的“谐趣武打”流失了可贵的硬通货,而西方人却不买账,它在美国上映遭受的冷落与拍摄时的热炒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中国功夫走向电影科技依然是个问题,在好莱坞注册了的广东巨星影业董事长邓建国说,成龙和周润发在好莱坞的机遇并不说明好莱坞主流对他们的认同,而是好莱坞要借助他们的影响打入亚洲市场。吴宇森在好莱坞的表现空间更大一些,因为他擅长的枪战片正是美国动作片的主体,而成龙受限制要大一些,因为美国人对中国武打片存在着一种偏见。不管是在“傲慢与偏见”下对自我的调整,还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意识下对他人的改变,都必须遵循电影艺术的内在规律,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,使影片不是通过形而上学、概念化的、死气沉沉的方式,而是通过一种形象的、体验的、血肉丰满的方式,为观影者心甘情愿地接受。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《黑客帝国》,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故事与同样充满想象力的中国功夫结合起来,给人以莫大的观感愉悦。因此保留或改变形式并不是首要的,首要的是要寻找你风格的契合点,寻找一个动人的故事和高明的叙事策略,这样才不会沦为别人的道具,而以自己极富煽情的演技感染别人。

在“移民”好莱坞的导演中,李安是最成功的一位,在他的《卧虎藏龙》中,有很多中国式的情节和情感在里面,甚至武打也是中国式的。但因为它的艺术水平很高,它表现的道理、伦理、人性能够打动全世界的观众。

所以在动作上和电影科技一比高下是有限的,根本的还是要回到电影的本体中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